題商德符華山圖

· 虞集
昔祠雲臺館,行穿御階柏。 夕陰嵐氣深,重碧照行客。 獨訪張超谷,漸覺巖險迫。 冰生玉井頭,日射仙掌側。 豈無鐵鎖懸,翻身若飛鶻。 恐煩華陰令,不奈昌黎伯。 王事況有程,車馬何忽忽。 流觀終南山,周覽天府國。 爾來十七年,欲往不再得。 山河想邈悠,傷殘轉蕭索。 摩挲商老圖,彷佛希夷宅。 高哉蓮華峯,白雲澹秋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嵐氣:山中的霧氣。
  • 重碧:深綠色。
  • 張超谷:華山的一個山谷名。
  • 巖險迫:山岩險峻,給人壓迫感。
  • 玉井:華山的一個景點,傳說中的仙人井。
  • 仙掌:華山的一個景點,形似手掌的岩石。
  • 鐵鎖懸:指華山險峻,需要用鐵鏈攀爬。
  • 華陰令:華陰的縣令。
  • 昌黎伯:指韓愈,因其封號爲昌黎伯。
  • 忽忽:匆忙的樣子。
  • 流觀:隨意觀看。
  • 邈悠:遙遠。
  • 蕭索:淒涼。
  • 摩挲:輕輕撫摸。
  • 商老圖:商德符的華山圖。
  • 希夷宅:指隱士的居所。
  • 蓮華峯:華山的主峯之一。
  • :平靜。

翻譯

曾經在雲臺館祭祀,行走在御階旁的柏樹下。傍晚的山中霧氣深沉,深綠色的景色照亮了行人的路。獨自探訪張超谷,漸漸感覺到山岩的險峻壓迫。玉井頭上結了冰,陽光照在仙掌側。難道沒有鐵鏈懸掛嗎?翻身如同飛翔的鶻鳥。恐怕麻煩華陰的縣令,不耐煩昌黎伯韓愈。王事還有一定的程序,車馬匆匆忙忙。隨意觀看終南山,周遊天府之國。十七年過去了,想要再去卻不再有機會。山河顯得遙遠,傷感轉而淒涼。輕輕撫摸商德符的華山圖,彷彿看到了隱士的居所。高聳的蓮華峯,白雲平靜地映襯着秋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對華山的深情回憶和無盡的懷念。詩中,「夕陰嵐氣深,重碧照行客」等句,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展現了華山的神祕與壯美。同時,通過對「張超谷」、「玉井」、「仙掌」等具體景點的提及,加深了讀者對華山險峻與仙境般景色的印象。詩的後半部分,則流露出作者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表達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留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