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石琛藏主自蔣山歸卻欲就叢林閱藏同舟清江之上賦此贈之
手攜北山雲,卻上西江水。
月明洲渚生,葉落風不起。
虛舟不移棹,寒波釣金鯉。
銀河轉碧落,北斗去天咫。
龍吟匣中劍,虎躍弦上矢。
殺機誰敢當,吹毛豈輕試。
貝葉啓千函,木榻脫雙履。
惟應勝壁觀,悠悠度年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石琛:人名,藏主,指藏書的主人。
- 蔣山:山名,可能指今江蘇南京市東北的鐘山。
- 洲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 虛舟:空船。
- 棹:船槳。
- 北斗:北斗七星。
- 天咫:指天邊,極遠的地方。
- 吹毛:比喻極其鋒利。
- 貝葉:古代印度人用以寫經的樹葉,也借指佛經。
- 木榻:木製的坐具。
- 壁觀:指靜坐冥想。
翻譯
手攜北山的雲霧,又踏上西江的水波。 月光照亮了水中的陸地,樹葉飄落而風未起。 空船不搖槳,寒波中釣起金色的鯉魚。 銀河轉向碧空,北斗星似乎離天邊極近。 龍在匣中吟唱的劍,虎躍弦上的箭矢。 殺機無人敢擋,鋒利至極豈可輕試。 佛經開啓千卷,木榻上脫下雙履。 唯有靜坐冥想,悠悠度過歲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畫面,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公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中「手攜北山雲,卻上西江水」表達了主人公遊歷山水間的自由與超然;「虛舟不移棹,寒波釣金鯉」則進一步以舟不移棹、釣金鯉的意象,象徵主人公內心的寧靜與自足。最後,通過「貝葉啓千函,木榻脫雙履」的描寫,表達了主人公對佛法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體現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