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碩
六歲過閩郡,書聲憶滿城。
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
爾叔同遊息,吾文愧老成。
每分重席煖,相對一燈明。
遠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
願攜邛竹杖,往看離支生。
闢掾青衫舊,趨庭綵服輕。
爲言穿木榻,亦未厭藜羹。
寶瑟留飛雁,蘭舟及囀鶯。
佩懷湘渚贈,綬向會稽迎。
去去江雲溼,飄飄鳥霧清。
重來知有意,時我已歸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過閩郡:經過福建的郡縣。
- 子夏:孔子的弟子,此処指陳碩,因其目盲,故以子夏喻之。
- 延平:地名,今福建南平,此処可能指陳碩曾在此地有所領悟或感動。
- 老成:成熟穩重,此処指虞集自謙其文不如陳碩成熟。
- 重蓆煖:重曡的蓆子溫煖,指陳碩的學問深厚,給人以溫煖。
- 乘桴:乘坐木筏,比喻遠行。
- 伐木:砍伐樹木,比喻辛勤工作。
- 邛竹杖:用邛崍山的竹子制成的手杖,此処指虞集希望攜帶的旅行用品。
- 離支:即荔枝,此処指虞集希望去看的水果。
- 辟掾:古代官職,此処指陳碩的官職。
- 趨庭:指在父親麪前行走,表示尊敬。
- 穿木榻:指陳碩的簡樸生活。
- 藜羹:用藜草煮的羹,指簡單的食物。
- 寶瑟:珍貴的瑟,一種樂器。
- 蘭舟:裝飾華美的船。
- 囀鶯:鶯鳥婉轉的叫聲。
- 湘渚:湘江中的小洲。
- 會稽:地名,今浙江紹興。
- 江雲溼:江上的雲霧溼潤,形容離別的感傷。
- 鳥霧清:鳥兒在清晨的霧氣中飛翔,形容景色的清新。
繙譯
六嵗時我曾經過福建的郡縣,那時滿城都是讀書聲。如今你像子夏一樣目盲,但你的心卻像在延平那時一樣感動。你的叔叔與你一同遊學,而我的文章自愧不如你成熟穩重。每次想到你深厚的學問,就像重曡的蓆子一樣溫煖,我們相對而坐,一盞燈火照亮彼此。你乘木筏遠行,我則辛勤工作,情同高山。我希望能帶上邛崍山的竹杖,去看那荔枝的生長。你穿著青衫,擔任著官職,我在父親麪前行走,表示尊敬。你說你過著簡樸的生活,也不厭倦簡單的食物。珍貴的瑟聲中飛雁離去,華美的船上鶯鳥婉轉地叫著。我懷揣著湘江小洲上的贈禮,期待著會稽的迎接。離去的路上江雲溼潤,清晨的霧氣中鳥兒飛翔。如果你再次廻來,那時我可能已經歸隱耕田了。
賞析
這首詩是虞集送別陳碩的作品,詩中充滿了對陳碩的贊賞和不捨。虞集通過廻憶與陳碩的交往,表達了對陳碩學問和人品的敬重。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以子夏喻陳碩的目盲,以延平喻陳碩的心境,以重蓆煖喻陳碩的學問,以乘桴、伐木喻兩人的不同生活狀態。詩的結尾,虞集表達了自己歸隱的願望,同時也期待著與陳碩的重逢。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虞集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