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

一朝別鵠動離聲,伉儷三年曉夢驚。 當日想君應被害,此時憐我不忘情。 杜鵑啼血花空老,精衛償冤海未平。 追憶月明合巹夕,何堪燈火照春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汴京:即今河南省開封市,古稱汴京。
  • 元夕: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稱燈節。
  • 別鵠:比喻夫妻分離。鵠,音[gǔ],天鵝。
  • 伉儷:夫妻。
  • 曉夢:清晨的夢境,比喻短暫的美夢。
  • 杜鵑啼血:傳說杜鵑鳥啼叫時會流血,比喻悲痛至極。
  •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傳說它爲了報仇,不斷地銜石填海。
  • 償冤:報仇。
  • 合巹: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新郎新娘共飲一杯酒,象徵夫妻同心。巹,音[jǐn]。

翻譯

一朝之間,夫妻如天鵝般分離,離別的聲音觸動心絃,三年的恩愛夫妻生活如同清晨的夢境被驚醒。當日我想你應當遭遇不幸,此時你卻憐惜我,不忘舊情。杜鵑啼叫,血淚斑斑,花兒也因此而凋零,精衛鳥爲了報仇,海仍未平。回憶起月光明亮的合巹之夜,如今燈火輝煌照亮春城,怎堪回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夕之夜,詩人對已故妻子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別鵠」、「曉夢驚」等意象,表達了夫妻分離的悲痛和夢境般的虛幻感。杜鵑啼血和精衛填海的典故,進一步以寓言的方式抒發了詩人對妻子不幸遭遇的哀悼和對不公命運的抗爭。結尾的「月明合巹夕」與「燈火照春城」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與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境悽美,展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深情厚意。

楊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號素庵。氣高古,不事舉業,磊落有大志。文章極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