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柳樹東哀劉先生也先生字環翁登進士第授建德錄事卒於都下

· 黃玠
日出柳樹東,日沒柳樹西。朝朝暮暮出覆沒,柳葉黃落半爲泥。 鬱華仙人駕六螭,急若弩矢誰能齊。夸父逐之道暍死,跬步萬里生蒺藜。 千載同一朝,白髮如霜荑。奈何性命不自理,只思騎馬聽朝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鬱華仙人:傳說中的仙人。
  • 六螭:六條螭龍,螭(chī)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 弩矢:弩發射的箭。
  • 夸父逐日: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夸父追逐太陽。
  • 暍死:因熱而死。
  • 跬步:半步。
  • 蒺藜:一種帶刺的植物。
  • 霜荑:霜後的荑草,比喻白髮。
  • 朝雞:指早晨的雞鳴,常用來比喻早朝。

翻譯

日出時,太陽從柳樹的東邊升起,日落時,太陽沉沒在柳樹的西邊。每天早晚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柳葉隨着季節變換而黃落,半數化作泥土。

傳說中的鬱華仙人駕馭着六條螭龍,他的速度快如弩箭,無人能及。就像夸父追逐太陽,最終因熱而死,即使半步也能跨越萬里,卻生出了蒺藜。

千年時光如同一個早晨,白髮如同霜後的荑草。爲何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想着騎馬去聽早晨的雞鳴,參加朝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象,以及鬱華仙人和夸父的神話故事,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中「柳葉黃落半爲泥」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而「白髮如霜荑」則直接描繪了歲月的痕跡。最後,詩人通過「只思騎馬聽朝雞」來反映人們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卻忽視了生命的本質和自我修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

黃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