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鵝謠代漁童作

水流鵝,莫淘河。我魚少,爾魚多。竹弓欲射汝,奈汝會逃何。 爾逃河,莫淘河。爾淘河一日,使我三日魚不多。養魚在頷下,不食奈魚何。 沒水取魚好,慎莫竭我小盤渦。吁嗟淘河,魚奈爾何。 魚師不畏,畏爾淘鵝。爾沉少,乃沉多。吾將廢網罟,與爾隨流波。 取魚爾頤下,殺汝祭蛟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淘:捕撈
  • 鵞:指鵞群
  • 河:水流
  • 竹弓:用竹子做的弓
  • 頷下:下巴
  • 磐渦:水中的漩渦
  • 蛟鼉:傳說中的水中兇獸

繙譯

水中有鵞群,不要去捕撈河中的鵞。我的魚很少,你的魚很多。我用竹弓想射你,但你縂會逃走吧。 你逃走了,不要去捕撈河中的鵞。你一天去捕撈一次,讓我三天的魚都不多。養魚在下巴下,不喫魚怎麽辦。 捕撈魚要小心,不要把我的小漩渦撈乾。唉,捕撈河中的鵞,魚怎麽辦。 捕魚的人不怕,卻怕你去捕撈鵞。你沉下去的少,卻捕撈得多。我將放棄網罟,隨你一起隨波逐流。 捕撈魚在你下巴下,殺你祭祀水中的兇獸。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一個漁童在河中捕魚的故事,通過對鵞和魚的對比,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漁童希望捕撈更多的魚,但卻被鵞所阻礙,最終選擇放棄捕魚而去捕撈鵞,展現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貪婪和破壞。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意境深遠,通過簡單的對比描繪出了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關系。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