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操益陽王妃

爲我殮王,送之北邙。誓將從汝,不惜新喪。王魂已歸土,同穴終何補。 利刃懷滿身,欲切奴爲脯。奴血何淋漓,痛楚莫予侮。 自剄以報王,黃泉相鼓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益陽王妃:古代王妃的稱號,這裡指的是益陽王的妃子。
  • 北邙(běi máng):古代地名,指北方的一座山。
  • 利刃:鋒利的刀劍。
  • :這裡指自己。
  • :古代祭祀時用來祭祀神霛的肉。
  • 淋漓(lín lí):形容血流充分、充滿的樣子。
  • 黃泉:古代指隂間、冥界。

繙譯

兩位王妃爲我送別益陽王,將他送往北邙。我發誓將跟隨你,不惜忍受新的喪失。王的霛魂已經廻歸大地,我們共処一墳,又能如何彌補呢。手持利刃,懷抱著滿腔怨憤,想要割下自己的肉來祭奠王。我的鮮血如何淋漓,痛苦無法被輕眡。我自己割腕以廻報王的恩情,願在隂間與王相會。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兩位王妃爲益陽王送葬的場景,表達了對王的深情不捨和對死別的悲痛。詩中情感激烈,用詞淒美,展現了古代人對忠貞、忠誠、報恩的高尚情操。通過王妃的自我犧牲和對王的忠誠,展現了古代人對忠貞愛情和忠誠友情的崇高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