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歌
廣州城邊木棉花,花開十丈如丹霞。
燭龍銜日來滄海,天女持燈出絳紗。
樹樹雙棲孔雀暖,枝枝交映扶桑斜。
仙種珍奇世希見,受命天南絕霜霰。
漢帝曾栽扶荔宮,越王爲造珊瑚殿。
月下紅侵舞女衣,風前香繞留仙宴。
回首春深怨杜鵑,榮華寂寞淚潸然。
殘英化作天山雪,飄落胡人玉笛邊。
拼音
注釋
木棉:落葉喬木。先葉開花,大而紅,結卵圓形蒴果。種子的表皮有白色纖維,質柔軟,可用來裝枕頭、墊褥等。又名攀枝花、英雄樹。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亦有謂其駕日、銜燭或珠)能照耀天下。
天女:天上的神女。
絳紗:此處以紅紗喻指火紅的木棉花朵。紗,絹之輕細者。
天南:指嶺南。亦泛指南方。
天山:此處應指今甘肅新疆一帶的祁連山。
胡人: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木棉花:一種紅色花朵 丹霞:紅霞 燭龍:形容太陽 天女:傳說中的仙女 絳紗:紅色綢緞 孔雀:一種美麗的鳥類 扶桑:傳說中的神樹 珍奇:珍奇奇特 絕霜霰:指不受寒霜雪侵襲 扶荔宮:漢武帝時期的宮殿 珊瑚殿:越王勾踐的宮殿 杜鵑:一種鳥類,又稱爲杜鵑花
繙譯
廣州城邊木棉花開放,花朵如紅霞般絢爛綻放十丈高。 太陽照耀著龍形雲彩飛舞,傳說中的仙女手持紅色綢緞燈籠。 樹上孔雀成雙成對溫煖相依,樹枝交錯扶桑樹斜倚。 神奇珍貴的仙樹世間難得一見,不受寒霜雪侵襲在南天綻放。 漢武帝曾在扶荔宮栽種,越王建造珊瑚殿。 月光下紅色侵染舞女的衣裳,風中香氣縈繞畱下仙人的宴會。 廻首深春怨恨杜鵑的啼鳴,榮華寂寞淚水漣漣。 殘落的花瓣化作天山上的雪花,飄落在衚人吹奏的玉笛旁。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木棉花盛開時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如將木棉花比作紅霞、將太陽比作燭龍、將樹上的孔雀比作美麗的畫麪,營造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麪。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對生命的熱愛,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