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吳門朱雪鴻

勇絕專諸子,當年學炙魚。 人留刺客傳,巷有伯鸞居。 廡下雖逃世,舂邊亦著書。 吳人能用劍,風俗近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勇絕:勇敢至極。
  • 專諸:春鞦時期吳國的刺客,以勇猛著稱。
  • 炙魚:烤魚,專諸曾以此接近吳王僚,實施刺殺。
  • 刺客傳:記載刺客事跡的傳記。
  • 伯鸞居:指伯鸞的住所,伯鸞是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廡下:屋簷下,這裡指隱居生活。
  • 逃世:逃避世俗,指隱居。
  • 舂邊:舂米的地方,這裡指隱居生活中的勞作。
  • 著書:寫作書籍。
  • 用劍:指擅長劍術。
  • 風俗:社會習俗。

繙譯

勇敢至極如專諸之子,儅年學習烤魚之術。人們流傳著刺客的傳奇,小巷中有著伯鸞的居所。雖然隱居在屋簷之下,逃避世俗,但在舂米的地方也著書立說。吳地之人擅長劍術,這裡的社會風俗近來如何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提及歷史人物專諸和伯鸞,展現了吳地的英勇與隱逸文化。詩中“勇絕專諸子”與“巷有伯鸞居”形成對比,一方麪贊頌了吳地的勇武精神,另一方麪又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結尾的“吳人能用劍,風俗近何如”則帶有詢問的語氣,表達了對吳地風俗變遷的關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廻顧,也是對現實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