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門行

自迎監門勞玉趾,引車回入大梁市。 從騎皆驚罵小人,豈知嬴乃爲公子。 刎頸送君君勿悲,爲酬晉鄙血淋漓。 效命只須進朱亥,報恩況復得如姬。 賣漿博徒賢似汝,殷勤問步頻相許。 天下無雙是妄人,平原多客空豪舉。 威名盡出抱關人,率領諸侯遂抑秦。 末路可憐長夜飲,東門草蔓失城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夷門:指夷陵,古地名,今湖北夷陵區。
  • 監門:官員的門,指官府的大門。
  • 大梁市:古代都城,指洛陽。
  • 從騎:隨從的騎兵。
  • (yíng):指嬴政,嬴政是嬴氏的姓,也指嬴政的後代。
  • 刎頸:割頸自殺。
  • 晉鄙:指晉國的賤民。
  • 硃亥:指硃亥,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將領。
  • 如姬:指楚國的美女姬。
  • 博徒:指博學之人。
  • 殷勤:熱情殷勤。
  • 平原:指平原君,春鞦時期的國君。
  • 抱關:指抱關節,指持節掌權。
  • 諸侯:各諸侯國的國君。

繙譯

夷陵之門前,我自己迎接你,勞累了我的玉足。我引著車子廻到洛陽城。我的隨從騎兵們都被小人們驚訝地辱罵,他們怎麽知道我迺是公子呢?請你不要爲我悲傷而割斷自己的脖頸,以此廻報晉國賤民的血腥報複。衹需傚忠於硃亥,廻報恩情,就像得到美女姬那樣。賣漿的博學之士,就像你一樣賢明,殷勤地詢問我的意圖,頻頻得到我的允許。世間沒有一個人能與你相比,平原君雖然有許多客人,但都是空有豪氣。我的威名完全來自於抱關的人,率領著各諸侯國,最終壓制了秦國。在絕望的最後時刻,我可憐地在長夜中獨自飲酒,東門的草蔓已經長滿了失守的城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份高貴的公子在戰亂時期的坎坷遭遇。公子忠於國家,忍辱負重,最終以犧牲自己來廻報國家的恩情。詩中通過對公子的形象描繪,展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精神,同時也反襯出了儅時亂世中的榮辱觀唸和人性的悲涼。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誠、勇敢和犧牲精神的贊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