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夕風雨歌

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 寶帶橋邊觀串月,錢塘江上弄驚潮。 今年此夕何蕭索,秋雨泙澎沉月魄。 萬里銀河水倒飛,千條瀑布天爭落。 吹笛空爲壯士聲,何時一戰似雷霆。 沙場後夜逢明月,會有葡萄醉衛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寶帶橋:古代橋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錢塘江:浙江省境內的一條大江,現稱錢塘江。
  • 驚潮:潮水湧動,引起驚濤駭浪。
  • 泙澎:形容水流聲。
  • 銀河:天空中的銀河,又稱天河,是一條星雲帶。
  • 瀑佈:水流從高処跌落而成的水流。
  • 壯士:勇猛的人。
  • 似雷霆:像雷霆般威猛。
  • 沙場:戰場。
  • 衛青:漢代著名將領,曾率軍征戰。

繙譯

去年八月十八日的夜晚,前年八月十八日的早晨。 在寶帶橋旁觀賞掛在空中的明月,錢塘江上潮水湧動。 今年的這個夜晚顯得多麽冷清,鞦雨淅淅瀝瀝,月光昏暗。 萬裡銀河倣彿倒掛在水麪上飛舞,千條瀑佈倣彿爭相跌落天空。 吹起的笛聲衹是空空如也,沒有了往日壯士的豪邁,何時才能再次像雷霆般一戰呢。 在戰場之後的夜晚,遇見了明亮的月光,或許會有衛青喝醉的葡萄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八月十八夜晚的風雨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壯士氣概和戰爭的曏往,同時也透露出對過往英雄事跡的懷唸之情。整躰氛圍淒涼而又豪邁,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