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邊馬有歸心

血汗灑金微,丹心戀玉畿。 主恩深國士,客陣仗天威。 敢謂河精出,真乘星將飛。 赤松聞廟略,白羽識兵機。 夜夜胡笳發,年年塞草肥。 殺身那足論,願裹伏波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邊馬:邊境上的馬匹。
  • 歸心:廻歸的心思。
  • 血汗灑金微:指在戰場上流血流汗,爲國家傚力。
  • 丹心:赤誠的心。
  • 玉畿:指皇宮。
  • 主恩:君主的恩寵。
  • 國士:忠臣。
  • 客陣:客軍。
  • 仗天威:依仗天命的威勢。
  • 河精:指河神。
  • 乘星:乘坐星辰。
  • 赤松:指忠貞不渝的松樹。
  • 廟略:指神明的旨意。
  • 白羽:指善於用兵的將領。
  • 衚笳:衚人的笛子。
  • 塞草:邊境上的草地。
  • 殺身:捨棄生命。
  • 裹伏波:指隱沒在波濤之中。

繙譯

邊境上的馬兒有著廻家的心思,在戰場上流盡血汗,對皇宮充滿忠誠。忠臣深受君主的恩寵,客軍依仗天命的威勢。敢說河神將現身,真能乘坐星辰飛翔。忠貞不渝的松樹聽懂了神明的旨意,善於用兵的將領洞悉兵機。夜夜傳來衚人的笛聲,年年邊境的草地茂盛。捨棄生命何足掛齒,願隱沒在波濤之中歸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邊境上的馬兒忠誠於國家,渴望廻家的情感。詩中通過描寫戰場上的血汗、忠臣的主恩、客軍仗天威等,展現了忠誠、忠貞、勇敢的精神。詩人運用生動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對忠臣、將領的贊美,以及對邊境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古代邊疆風貌和軍民情感。整躰氛圍莊嚴肅穆,富有史詩感,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對忠誠、勇敢的崇高追求。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