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避俗居郡下者一年辱城中搢紳諸老時時見過招邀不勌蓋經歲如一日也至是辭歸因作此爲別

碧水蒼山本舊盟,風煙百里隔金城。 移居遠地非無意,念我時來豈世情。 杖屨登高秋葉下,方舟競渡夏雲生。 歸歟往事成追憶,相望惟憑鴻雁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郡下者:鄉間居民;辱城中:離開城市;搢紳:指文官;勌蓋:不厭倦;經歲如一日:年復一年;歸:回家;別:離別。
碧水蒼山:藍色的水和蒼翠的山;金城:指城市。
杖屨:拄着柺杖;秋葉下:在秋天的落葉下。
方舟:船隻;競渡:爭相渡過。
追憶:回憶;鴻雁聲:指鴻雁的叫聲。

翻譯

郊外的鄉民一年來往城市,見到城中的文官們時常受邀款待,不覺得厭倦。日子一年年過去,如同一日。如今辭別歸家,因此寫下這首離別之作。
藍色的水和蒼翠的山本是舊時的約定,但如今被百里風煙隔開了城市。搬到遙遠的地方並非無緣無故,只是想起我來,豈是世俗情感所能理解。拄着柺杖登上高處,在秋葉飄落的時節,乘着船隻競相渡過夏日生長的雲彩。回家吧,往事如今成了回憶,只能憑藉鴻雁的叫聲相互寄託思念。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離別鄉間,回憶往事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舊時約定的留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爲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感傷。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鄉和過往的深深眷戀之情。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