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蕭處士

安貧自古說黔婁,此日嗟君事與符。 若遇聖門堪作狷,漫通仙籍詎爲迂。 愁雲寂寞詩篇在,翠雨悽其草色孤。 負米析薪兒志苦,忍看鶴馭上清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安貧:安於貧窮;黔婁(qián lóu):指古代貧苦之地;嗟:嘆息;符:指符合;狷(juàn):剛直;仙籍:指成爲仙人;迂:迂腐;愁雲:憂愁之雲;寂寞:孤獨;悽:淒涼;負米析薪:指揹負米袋,劈柴;鶴馭:指騎鶴。

翻譯

安於貧窮自古以來就被稱頌,今日我爲你感到惋惜,你的事業是否符合心願。如果遇到聖門,可以做出剛正的選擇,是否通向仙人之路就不會顯得過於迂腐。憂愁之雲籠罩下,詩篇中充滿了孤寂的色彩。翠雨灑落,草色顯得更加淒涼。揹負着米袋,劈柴的孩子志向艱辛,卻忍不住看着騎鶴飛向上清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於貧窮的處士的形象,表現了他對貧困生活的堅守和對高尚理想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處士內心的孤寂和對理想的執着。通過對處士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