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禹津應試

太守論文稱老將,益知滄海有遺珠。 遊從建業窺金闕,胸蕩秦淮徹玉壺。 鳳沼三翻誇領袖,龍門八戰暴頭顱。 今當老將登壇日,寶劍衝牛燭上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太守:古代官職名,地方行政長官。
滄海:比喻廣闊無邊的海洋。
遺珠:比喻珍貴的人才。
建業:古代城市名,今南京。
金闕:皇宮的大門。
秦淮:南京的一條河名。
玉壺:傳說中月宮中的玉壺。
鳳沼:傳說中鳳凰棲息的湖泊。
龍門:傳說中龍門,比喻重要的關口。
老將:指有豐富經驗的將領。
壇:古代祭祀用的臺。
寶劍:比喻有威望的武將。
牛燭:古代祭祀時用的大蜡燭。

翻譯

太守稱讚我的文章如同讚美老將一樣,更加明白廣闊無邊的海洋中也有珍貴的人才。我遊歷建業,窺視皇宮大門,心中澎湃如同秦淮河水沖刷着玉壺。在鳳凰棲息的湖泊中,三番五次誇讚領袖的風采,在重要的關口上,八次戰勝敵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如今,當我這位老將登上祭壇的日子,手持寶劍,衝破牛燭上的蠟燭,照亮整個祭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將在歷經戰爭,積累經驗後,最終登上祭壇的場景。通過對古代官職、地名、傳說中的景物等的描寫,展現了老將的威武形象和豐功偉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表達了對老將的讚美和敬仰之情,展現了古代將領的風采和威嚴。整體氛圍莊嚴肅穆,展現了古代戰爭時期將領的風采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