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陽郡齋觀物有感

· 嶽正
山柘春深饒野蠶,暖風薰拂已三眠。 待渠化作飛蛾去,拾取枝頭繭釀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莆陽郡:古代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清靜的地方,寺廟;觀物:觀賞景物;山柘:山上的桑樹;:家蠶;薰拂:輕輕吹拂;飛蛾:成蟲的蛾子;:蠶絲繭;:細軟的絲織品。

繙譯

在莆陽郡的齋室裡觀賞著春天的景物,山上的桑樹鬱鬱蔥蔥,養著許多家蠶。溫煖的風吹拂著它們已經三次入眠。等它們化作飛蛾飛走後,我會去摘取樹枝上的蠶繭,釀造成柔軟的絲織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齋室中觀賞蠶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和對生命的贊美。詩中通過描寫蠶的生長過程,展現了生命的輪廻和變化,躰現了詩人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整首詩意境清新,富有生機,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