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西寧賦贈張大令
一水曲穿林,沿洄信幾深。
路從幽鳥問,城向亂雲尋。
漸到絃歌地,遙聞鸞鳳音。
政成因孝友,公暇每登臨。
徭女仙靈口,羅人父母心。
花重封錦石,月更奏瑤琴。
風雅持當代,神明答所欽。
幹旌勞見訪,几杖欲求箴。
作膾多葵鯉,開屏有孔禽。
築臺先郭隗,在幕復陳琳。
史氏循良傳,韋家諷諫吟。
爲君頻搦管,相和始於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西寧:地名,指今天的寧夏省銀川市。
屈大均(Qū Dàjūn):明代文學家。
絃歌地:指音樂之地。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
政成:指政事成功。
孝友:指孝道和友誼。
公暇:指閒暇時光。
徭女:指女官。
仙靈:指神仙般的靈巧。
羅人:指普通百姓。
花重封錦石:指花朵盛開在封錦石上。
月更奏瑤琴:指月亮更美妙地奏響瑤琴。
風雅:指風度和雅緻。
神明:指神靈。
幹旌:指擔任官職。
箴:指忠告。
膾:指烹飪。
葵鯉:指葵花和鯉魚,寓意吉祥。
開屏:指展開屏風。
孔禽:指珍貴的鳥類。
築臺:指建造臺基。
郭隗:古代名臣。
陳琳:古代名士。
史氏:指史家。
韋家:指韋氏家族。
搦管:指吹奏管樂。
相和:指和諧相處。
翻譯
一條彎曲的河流穿過茂密的樹林,沿着水流前行,深不可測。
路途中幽靜的鳥兒詢問着前行的方向,城市在混亂的雲霧中尋找着出路。
逐漸來到音樂之地,遠遠傳來鸞鳳的美妙歌聲。
政事成功源於孝道和友誼,閒暇時光常登臨高處。
女官口才靈巧,普通百姓心懷父母之情。
花朵盛開在封錦石上,月亮更美妙地奏響瑤琴。
風度雅緻在當代傳承,神靈迴應着人們的敬仰。
擔任官職勞累卻樂於接待訪客,時常忠告如箴言。
烹飪出多樣美味,展開屏風有珍貴的鳥類。
建造臺基先由郭隗,幕府中又有陳琳。
史家傳承良好風氣,韋氏家族諫言吟唱。
君王頻頻吹奏管樂,和諧相處始於今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西寧地區的讚美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和諧社會的嚮往,展現了一種理想化的社會風貌。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