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出癸水門眺望

雌雄雙石筍,競秀出城中。 一洞峯峯入,千泉樹樹通。 水花紛似霧,山響不因風。 勝日幽探去,無人識玉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暇日:空閒的日子。
  • 癸水門: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水門的名稱。
  • 雌雄:這裏指兩座形狀相似或相對的石筍。
  • 石筍:鐘乳石的一種,形似筍。
  • 競秀:相互競爭着展現美麗。
  • 一洞:指一個洞穴。
  • 峯峯:每一座山峯。
  • 千泉:形容泉水衆多。
  • 水花:水波濺起的小水珠。
  • 山響:山中的回聲。
  • 勝日:美好的日子。
  • 幽探:深入探索幽靜之地。
  • 玉驄:指白馬,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

翻譯

在空閒的日子裏,我走出癸水門去眺望。 兩座形狀相似的石筍,在城中競相展現美麗。 一個洞穴中,每一座山峯都清晰可見, 衆多的泉水與每一棵樹都相連通。 水波濺起的小水珠紛飛如霧, 山中的回聲並非因風而起。 在美好的日子裏,我深入探索幽靜之地, 卻無人認識我騎的白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一個空閒的日子裏,走出癸水門眺望自然美景的情景。詩中,「雌雄雙石筍」和「一洞峯峯入,千泉樹樹通」生動地勾勒出了自然景觀的壯麗與和諧。後兩句「水花紛似霧,山響不因風」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誇張,增強了詩的意境和音樂性。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獨享自然之美的寧靜與超脫,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