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別

· 嶽正
欽州命下,太夫人宜有萬里之憂。正以不孝跽謝。 太夫人慨然自慰且有義命之誡。拜違之旦,又戒家人以勿泣爲送,直沽舟中韻以記之。 臨別慈親意,分明義割恩。是非如可辯,得喪豈須論。 在汝須安命,諸孫足應門。古來軻母訓,何必勝斯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欽州(qīn zhōu):古地名,今廣西欽州市。
  • 不孝:不孝順。
  • (jì):古代跪拜的一種姿勢。
  • 慨然:豁達自然的樣子。
  • 義命:使命。
  • (jiè):告誡。
  • 拜違:告別。
  • (gū):乘坐。
  • :詩詞。
  • 軻母(kē mǔ):孔子的母親。

繙譯

臨別時,欽州的命令下來,太夫人應該有千裡之憂。正是因爲我不孝順而跪謝。太夫人豁達自然地自我安慰,同時也有使命的告誡。在告別的清晨,又囑咐家人不要哭送別,直接乘坐船中寫詩以作紀唸。

臨別時,慈親的心意清晰,明確地劃清了義和恩情的界限。是非對錯如若可以辨明,失去親人又何必要辯論呢。在你那裡要安然接受命運,子孫們足以繼承門楣。古代母親的教誨,何必勝過這些話語呢。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臨別時太夫人的堅毅和豁達,表現了對家人的深情和對使命的忠誠。通過對別離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親情、責任和命運的思考,展現了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家族觀唸和孝道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家人的深情厚誼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