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故黃靖南侯參軍陸生作
仗劍出門去,高堂悲不勝。
嬰母既知廢,陵母亦知興。
送子涉淇河,倚閭淚沾膺。
黃雲驅匹馬,驚風擊飢鷹。
努力參卿軍,智謀夙見稱。
報親在何所,沙場奮猿肱。
屠毒天未厭,髦頭國方興。
天矢不敢射,貪狼日憑陵。
豪雄致帝怒,禍患來相乘。
哀哀皋魚痛,使爾肝腸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黃靖南侯:指古代的一位官員。 陸生:古代人名,詩中指受詩人所賦詩的人。 淇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淇縣一帶。 黃雲:指黃色的雲。 匹馬:單匹的馬。 風擊飢鷹:比喻風勢強勁,鷹難以覓食。 參卿軍:指參加軍隊。 猿肱:指猿臂,比喻力量強大。 屠毒:指屠殺兇惡之人。 髦頭:指年輕有爲的人。 天矢:神箭。 貪狼:指貪婪的狼。 皋魚:傳說中的一種魚,形容其悲傷。
翻譯
拿着劍走出家門,高堂內的悲傷難以抑制。 母親早已知道我要離去,家中的長輩也知曉我將前程似錦。 送別子弟涉過淇河,倚在城樓上眼淚滴溼胸襟。 黃色的雲驅趕着匹馬,狂風吹襲着飢餓的鷹。 努力加入參軍,智謀早已被人稱道。 回報親人在何方,戰場上奮力揮舞雙臂。 屠殺兇惡之人天未滿足,年輕有爲的人國家正在興盛。 天神不敢射箭,貪婪的狼日夜侵襲。 豪雄們招致帝王怒火,災禍接踵而至。 悲傷啊,皋魚之痛,使你的心肝腸都要破碎。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壯志未酬的青年參軍者的離別場景,表現了他對家鄉親人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黃雲、風擊飢鷹等,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表現力。通過對家鄉、親人、戰爭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國家興衰、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戰爭、貪婪、權力的深刻反思和警示。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