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妹
翩翩東海燕,銜彼棠棣華。
我生鮮兄弟,鄉閭嘗諮嗟。
令妹圭璋姿,教誨荷親慈。
採桑提玉筐,織素嗚春機。
纖纖彼女手,朝夕供甘肥。
青春日載陽,雎鳩差池飛。
家貧不終養,臨別淚漣而。
虞舜耕歷山,伯瑜披綵衣。
嗟予棄人爵,與親聊餔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燕(yà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棠棣(táng d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美麗花卉。 圭璋(guī zhāng):古代一種玉器,代表着珍貴。 採桑(cǎi sāng):古代女子織布的一種勞動。 嗚春機(wū chūn jī):古代織布機的一種。 雎鳩(jū ji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象徵着美好的愛情。 虞舜(yú shùn)、伯瑜(bó yú):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王和美好女子的名字。 餔糜(bū mí):古代一種食物,代表着貧困。
翻譯
輕盈的東海燕,銜着那美麗的棠棣花。 我生來有着親愛的兄弟,鄉里時常感嘆不已。 妹妹端莊美麗,受教育和親情的呵護。 採摘桑葉,提着玉筐,織布機上唱着春天的歌謠。 纖細的女子之手,日夜爲家人奉獻美食。 青春的日子如陽光般普照,雎鳩在水池邊飛翔。 家境貧寒無法長久滋養,臨別時淚水汩汩而下。 虞舜耕作在歷山,伯瑜身披綵衣。 唉,我放棄了貴族身份,與親人共享簡樸的食物。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妹妹的場景,表達了對家庭、親情和貧困境況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妹妹的美好形象和家庭的貧困,展現了作者對親情的珍視和對貧困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古代家庭生活的一幕幕,寄託了對家庭和親情的深情厚意。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