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自歸州入蜀

空舲最險復兵書,白狗黃牛盡不如。 二峽已愁朝暮上,三巴惟見水雲餘。 哀猿生長悲秋地,落木飄蕭入蜀初。 多作竹枝供起汕,西陵春暖正多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空舲(kōng líng):古代一種小船。
複(fù):通“覆”,這裡指險峻。
二峽:指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和巫峽。
三巴:指巴蜀地區。
哀猿(āi yuán):悲傷的猿猴。
竹枝:指竹笛。
汕(shàn):古代一種樂器。
西陵:地名,今湖北宜昌。

繙譯

乘坐小船穿越險峻的空舲,白狗和黃牛都不如它。
在二峽中,早晚都讓人憂愁,而在三巴地區,衹見到水和雲飄渺。
悲傷的猿猴在鞦天的土地上哀鳴,落葉隨風飄蕭,進入蜀地的開始。
我多次吹奏竹笛,爲了迎接春天來臨,西陵的春天溫煖,水中魚兒翩翩起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歸州(今四川成都)返廻蜀地的旅途景象。詩中通過描寫空舲穿越險峻、二峽憂愁、三巴水雲等景觀,展現了旅途的曲折和艱辛。同時,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如猿猴、落葉、春煖等元素,表達了對歸途的感慨和對自然的贊美,展現出一種離情別緒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歸途的深情厚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