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夏日將同李天生之雁門道過蒲城飲米侍御園亭即事有賦

蒲城六月火雲高,行人飛鞚尋東皋。 大夫射雉有遺處,臺榭陰陰風雨聚。 金粟堆南問二陵,堯山谷口迷千樹。 主人驄馬早歸來,敕賜芙蕖對客開。 前席少年籌漢罷,上林高士望京回。 驚鴻流雪慰摧頹,醉揮漫水入金盃。 同心藕使冰盤滿,並蒂花教玉管催。 織女多情銀漢度,匏瓜無匹心相妒。 失志聊爲聲色荒,求仁不被神仙誤。 歌長燭短夜無多,明朝秦晉阻黃河。 雁門深入胡天雪,回首西方憶綺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蒲城(pú chéng):地名,古代地名,今陝西省蒲城縣。
飛鞚(fēi kòng):古代一種駿馬。
射雉(shè zhì):射擊野雞。
金粟(jīn sù):黃金和穀物,指貴重之物。
二陵(èr líng):指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陵墓。
堯山(yáo shān):傳說中堯帝的居所。
驄馬(cōng mǎ):一種有黑白相間花紋的良馬。
芙蕖(fú qú):荷花。
前席(qián xí):指賓客席位中的前排。
上林(shàng lín):指唐代皇家園林。
驚鴻(jīng hóng):驚起的大雁。
織女(zhī nǚ):傳說中織女星,與牽牛星相對應。
匏瓜(páo guā):一種蔬菜,形狀像葫蘆。
聲色(shēng sè):指縱情聲色。
求仁(qiú rén):追求仁愛之道。
神仙(shén xiān):指仙人。
秦晉(qín jìn):指秦國和晉國。
黃河(huáng hé):中國第二大河流。
雁門(yàn mén):地名,古代地名,今陝西省延安市。
綺羅(qǐ luó):美女的名字。

翻譯

蒲城六月,火燒雲高,行人騎着飛馬尋找東皋。
大夫射擊野雞,留下遺憾之處,亭臺蔭蔭,風雨聚集。
貴重之物堆積如山,南邊詢問兩座陵墓,堯山谷口,千樹茂盛。
主人的驄馬早早回來,賜予荷花招待客人。
前排的年輕人談笑漢朝政事,高士仰望京城歸來。
驚起的大雁如流雪般飛過,醉意揮灑,水滿金盃。
共同品嚐心意如藕,花朵並蒂,玉管催促。
織女星情意綿綿,匏瓜無伴相妒。
放棄志向,只沉迷於聲色之中,尋求仁愛卻不受仙人干擾。
歌聲長,燭光短,夜晚無多,明日秦晉地區阻隔黃河。
雁門深入胡地飄雪,回首西方,懷念美麗的綺羅。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夏日蒲城的景色和人物的生活情趣,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