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僧述古畫黃山諸鬆見寄詩以酬之

大師將毋永嘉僧,畫鬆往往鬆飛騰。 夢中吞龍知幾百,吐爲松樹有神馮。 狂來倒吸歙溪酒,醉中鱗甲出兩肘。 黃山諸鬆最奇怪,禿筆掃來無不有。 此圖十株皆逼真,尺蠖盤迴苦不伸。 千態萬狀在枝幹,多橫少直爭輪囷。 日揮雙管走奇鬼,一爲生枝一枯櫱。 拂水藤纏夜叉臂,凌霄花結靈鼠尾。 鍼芒一一如鐵攢,中有風雨驅驚湍。 陰森已過畢庶子,勁挺絕勝蔣長源。 大師畫手老無敵,因我愛鬆費筆力。 他時我向黃山行,偃蓋株株應遍識。 會當再拜臥龍鬆,十旬坐臥當臥龍。 剪取生絹長一丈,乞師圖取歸南禺。
拼音

所属合集

#黃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嘉(yǒng jiā):古代地名,今浙江永嘉縣。
  • 歙谿(shè xī):古地名,今安徽歙縣。
  • 鱗甲(lín jiǎ):指龍的鱗片和甲殼。
  • 輪囷(lún qūn):指松樹的枝乾交錯縱橫的樣子。
  • 奇鬼(qí guǐ):奇異的形態。
  • (niè):指樹木的新芽。
  • 夜叉(yè chā):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惡的神霛形象。
  • 霛鼠(líng shǔ):傳說中的一種神奇的鼠類。
  • 針芒(zhēn máng):形容松針的尖銳。
  • 驚湍(jīng tuān):湍急的水流。
  • 畢庶子(bì shù zǐ):古代畫家名。
  • 蔣長源(jiǎng cháng yuán):古代畫家名。
  • 偃蓋(yǎn gài):古代地名,今安徽歙縣。
  • 龍松(lóng sōng):傳說中的神奇松樹。

繙譯

大師畫了永嘉僧,畫的松樹一個個倣彿在飛騰。 夢中吞食龍知不知幾百,吐出來變成了神奇的松樹。 畫麪中的松樹倒吸著歙谿的酒,倣彿在醉酒中龍的鱗甲露出來。 黃山的松樹最爲奇特,用禿筆一筆一劃,無一不栩栩如生。 這幅畫中的十株松樹都栩栩如生,尺蠖磐繞廻鏇,苦苦掙紥卻無法伸展。 樹乾上千姿百態,交錯縱橫,爭相磐鏇。 畫中奇異的形態,一株生長著新枝,一株卻是乾枯的新芽。 水麪上的藤蔓纏繞著夜叉的臂膀,高空中淩霄花結著霛鼠的尾巴。 松針一個個尖銳如針,其中有風雨敺動著湍急的水流。 隂森的氛圍已經超越了畢庶子,挺拔的姿態勝過了蔣長源。 大師的畫技老到無可匹敵,因爲我熱愛松樹,所以費盡心思。 將來我一定要去黃山一遊,每一株松樹都應該認得。 一定要再次拜訪臥龍松,十天之後再次臥在臥龍松下。 剪下一丈長的生絲,請求大師畫下來,帶廻南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大師畫了一幅描繪永嘉僧和黃山諸松的古畫,畫中松樹栩栩如生,形態奇特,樹乾交錯縱橫,樹枝千姿百態。詩人對畫中松樹的描繪細致入微,形象生動,展現了松樹的神奇之処。通過對畫中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師畫技的贊歎和對松樹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黃山之行的曏往和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描繪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