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釋之(shì zhī):釋放。 仙郎(xiān láng):指文人。 明光草(míng guāng cǎo):指文筆。 蒼梧(cāng wú):地名,今廣西一帶。 畏壘(wèi lěi):指古代的邊塞。 褰帷(qiān wéi):掀開帷幕。 清朝(qīng cháo):清晨。
翻譯
送張元輝出獄去廣西 明朝的林熙春 張元輝因爲世代的美德而被釋放,他原是帝王的老師。 文人們讚美他的文筆如明亮的光草,使者送他到廣西的蒼梧地區。 他曾在邊塞上歌唱召喚父親,如今掀開帷幕,見到家中的兒女。 他生活優雅,心懷清晨的意境,到處都有人口中傳頌他的事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張元輝出獄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祝福。詩人通過對張元輝的讚美,展現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華,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和對正直品德的推崇。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明快,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風采和情懷。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次淮陽戀闕 》 —— [ 明 ] 林熙春
- 《 黃養吾歸臨川 》 —— [ 明 ] 林熙春
- 《 恭和太師臺翁元旦詩四首 》 —— [ 明 ] 林熙春
- 《 親郊恭紀三十首禮部請郊 》 —— [ 明 ] 林熙春
- 《 壽將樂廖澹屋七十時仲子文陛應恩選赴南宮書以寄之 》 —— [ 明 ] 林熙春
- 《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鄭德進謝行可遊吉水寺塔歸宿江上德進有詩紀遊余未及和丁巳搜篋得詩始為步韻時五月望後也 其一 》 —— [ 明 ] 林熙春
- 《 北山潘驛宰爲年友潘雪松先生姪以憶祖母致政歸喜賦五絕送之 其四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吳山人歸延津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