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姚司理公:指姚鼐,字司理,明代官員,以孝義聞名。
仙吏:指仙人般的官員,這裏指清廉的官員。
繇:通「遙」,遠道而來。
敝蹝:指破鞋。
扼臂:揪住胳膊,這裏表示驚訝。
孤燈半世:形容孤獨寂寞的生活。
齊眉:指眉毛相接,形容年歲相當。
遺孫:指後代。
清白:清白無辜。
梧桐:古樹名,象徵長壽。
跨祖:超越祖先。
文章:才華。
金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譯
多年來,像仙人一樣清廉的官員遠離家鄉,世代傳承的美德讓人心懷感慨。破鞋讓我驚訝不已,孤獨的生活讓我倍感沉重。後代清白無辜,如同梧桐樹一般古老,超越祖先的才華得到滋潤。這是因爲美德積累而來的幸運,海邊的漁民也因此陶醉在金色的酒杯中。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明代官員姚鼐爲主線,表達了對他孝義美德的讚頌和對他清廉高潔的品質的稱頌。詩中通過對姚鼐的生活境遇和後代的讚美,展現了一種家族美德傳承的情感。詩人通過對姚鼐的描寫,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敬佩和對美德傳承的重視,同時也展現了對家族傳統和文化的珍視。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德和家族傳統的尊重,展現了一種傳統美德的價值觀。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送浚川全山人歸鏞並懷蕭廣文賓竹五絕其二 》 —— [ 明 ] 林熙春
- 《 送鄭郎之長沙省覲四首 》 —— [ 明 ] 林熙春
- 《 韶石謝公祖以三臺薦晉憲長仍鎮潮州七月廿一夜夢賦五言近體志喜醒只憶頸聯二句枕上足之次早爲開鎮日也 》 —— [ 明 ] 林熙春
- 《 北山潘驛宰爲年友潘雪松先生姪以憶祖母致政歸喜賦五絕送之 其四 》 —— [ 明 ] 林熙春
- 《 過蓬辣灘志喜四首 其三 》 —— [ 明 ] 林熙春
- 《 感時詩 》 —— [ 明 ] 林熙春
- 《 乙卯賤辰買舟抵北溪課耕時兒孫及葉印峯堪輿蔡同州楷書行而西席黃悟一亦尾舟後至呼盧劇飲頗屬勝遊爲賦近體四 》 —— [ 明 ] 林熙春
- 《 勿逾方先生令惠來據九年始終一節業當通考忽有賈傅之行傷哉貧也去無以爲資士論惜之爲賦三章聊志遺思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