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生
二女佩明珠,順風翔蓬闕。
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
園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
嗟爾蓽門子,獻玉悲三刖。
崇蘭忌當門,甘泉必先竭。
布衣可終老,濮陽有芳節。
請誦伐檀篇,十畝聊怡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珠:指非常珍貴的珍珠。
- 蓬闕(péng què):指高大華麗的宮殿。
- 膏沐(gāo mù):塗抹香油沐浴。
- 娭(xī):美好的樣子。
- 園桃:指園中的桃樹。
- 夭夭(yāo yāo):形容柔嫩嬌嫩的樣子。
- 磬(qìng):古代一種打擊樂器。
- 蓽門子(bì mén zǐ):指受寵愛的兒子。
- 三刖(sān yuè):古代刑罰,割去腳趾。
- 崇蘭(chóng lán):指高大美麗的蘭花。
- 甘泉:指清澈甘美的泉水。
- 布衣(bù yī):指平民百姓。
- 濮陽(pú yáng):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
- 伐檀(fá tán):指讚美檀木的文章。
翻譯
兩位女子佩戴着珍貴的明珠,隨風飛向高大華麗的宮殿。晨曦中沐浴塗抹香油,美麗的光芒流動如同明月。園中的桃樹嬌嫩欲滴,秋霜只是徒勞地摧折。唉,你這受寵愛的兒子,獻上玉石卻悲傷地被處以三刖之刑。高大美麗的蘭花忌諱在門前生長,清澈甘美的泉水卻必將枯竭。平民百姓也能終老,濮陽有着美好的節日。請吟詠贊美檀木的詩篇,十畝田地也足以帶來喜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兩位女子佩戴明珠,飛向宮殿的場景,展現了華麗和美好。詩中通過描寫園中桃樹、蘭花、泉水等元素,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對於受寵愛的兒子獻上玉石卻遭受三刖之刑的描寫,反映了社會的殘酷和不公。最後以布衣終老、濮陽芳節等表達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