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子守德饋予獨鶴養巳三年性馴甚每雁鳴鶴亦鳴令人愛且憐之近因浮魚塘中損趐不覺悽切漫作二章

衛公曾饋鶴,孤鶴嘆飄零。 飲啄知人性,迴翔近物情。 觀魚頻獨立,顧雁每雙鳴。 豈謂浮鷗病,遲君羽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族子(zú zǐ):指家族中的後代,這裏指家族中的子孫。 守德(shǒu dé):遵守道德。 獨鶴(dú hè):孤獨的孤鶴。 性馴(xìng xùn):性情溫順。 趐(xuè):指鳥類在水中覓食。 浮魚(fú yú):指在水面遊動的魚。 悽切(qī qiè):悲傷悽切。

翻譯

家族後代遵守道德,供養一隻孤獨的鶴,已有三年。它的性情溫順,常常聽到雁鳴時也會跟着鳴叫,讓人感到可愛且憐愛。最近因爲在浮魚塘中覓食時受了傷,不知不覺間感到悲傷悽切,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族子守德養鶴的故事,表現了對孤獨鶴的憐愛和對自然生命的關懷。通過對鶴的性情描寫,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詩中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