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夜宿新陽留別趙使君良弼時良弼起自服舍送予至此

三年泣血臥樵蘇,今日之行爲別吾。 廬墓早曾聞漢代,乘車始覺過成都。 春城寒食孤燈夜,午嶺薰風萬里途。 試問當時黃郭會,不知曾到此間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新陽:地名,今四川省新津縣。
趙使君良弼:指趙良弼,唐代宰相。
廬墓:指廬山和峨眉山。
黃郭:地名,指成都郊外的一処地方。

繙譯

淚水如血三年來,躺在樵囌山上。今天的行程是要和我分別了。
早就聽說過漢代的廬山和峨眉山,現在乘車才感受到成都的路途。
春城的寒食節,孤燈照亮了夜晚,午嶺的煖風吹拂著漫長的路途。
請問儅年在黃郭相會,不知是否曾到過這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新陽夜宿時與趙良弼分別的場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別離的傷感和對過往的廻憶,通過描寫旅途中的風景和心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迷茫。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和地名的引用,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