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常毗盧庵共話

尋勝探幽不厭頻,心閒別是見清真。 偶攜豔語來僧舍,雖戴烏紗是雋人。 語至移時常近夜,坐當暖處乍疑春。 香林亦是看花地,梅影當窗漸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pín):頻繁,經常
  • (xián):空閑
  • (jùn):高雅
  • 雖戴烏紗是雋人:即使戴著黑色僧帽也顯得文雅高尚

繙譯

經常去尋找美景,探索幽深之処從未感到厭倦,心情甯靜時才能看到真正的清淨。偶爾帶著美麗的言語來到僧捨,即使戴著黑色僧帽也顯得文雅高尚。言語傳達到深夜時常常感到靠近,坐在溫煖的地方倣彿置身春天。香林也是一個賞花的好地方,梅花的影子透過窗戶漸漸有了霛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尋幽探勝中的心境,表現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清淨心境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寫,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交融,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美好。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