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鄉公署用林楚石韻奉謝林明府
西溯韓江合有源,梅州全領百花村。
陰那雲聳三千界,蓬辣灘高百二門。
宓子桐間聲獨調,召公棠下誦成喧。
幸從趨召依樽俎,相與明心答至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程鄉:古代地名,指程門鄉。
- 署用:用於,用作。
- 林楚:指林明府的別號。
- 石韻:指石頭上的韻味。
- 奉謝:表示恭敬地感謝。
- 西溯:向西溯源。
- 韓江:地名,指韓江。
- 梅州:地名,指梅州。
- 全領:完全包括。
- 百花村:指花草豐盛的村莊。
- 那雲:高聳入雲。
- 聳:高聳。
- 三千界:指極高的地方。
- 蓬辣:高聳的樣子。
- 灘:指沙洲。
- 百二門:指很多門。
- 宓子:古代傳說中的音樂家。
- 桐: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
- 召公:古代傳說中的音樂家。
- 棠:一種樹名。
- 誦:朗讀。
- 成喧:聲音喧譁。
- 趨:趕快。
- 樽俎:古代祭祀用的器皿。
- 明心:指明白的心意。
- 至尊:最尊貴的人。
翻譯
程門鄉公署用石頭上的韻味來感謝林明府。 向西溯源,韓江與梅州完全包括了百花村。 高聳入雲的地方,沙洲高聳百二門。 宓子在桐樹間獨自演奏,召公在棠樹下朗讀聲音喧譁。 幸運地趕快前去侍奉召公,與他明白地回答至尊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場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傳說中的音樂家,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音樂的熱愛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修辭手法,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初冬邀張元輝蕭彥得登新塔並遊鳳皇臺次彥得韻 》 —— [ 明 ] 林熙春
- 《 飲鳳皇塔次楊苕水韻 》 —— [ 明 ] 林熙春
- 《 孝廉李咸池就先塋結倚雲廬栽竹種黍爲適餘同長公登憩得近體二首 》 —— [ 明 ] 林熙春
- 《 東巡紀事十一首其六寶抵道中盛雪 》 —— [ 明 ] 林熙春
- 《 題孝廉楊寄實凝翠圖 》 —— [ 明 ] 林熙春
- 《 七夕雨德進欲枉草堂不果以二絕見貽依韻呈政其一 》 —— [ 明 ] 林熙春
- 《 陳德真尊壺刲股活翁賦此爲贈并期德真 》 —— [ 明 ] 林熙春
- 《 戊午海嘯歌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