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酬潘子遷執丈並答訊曾篤卿表弟

卜居寧問楚江漁,半畝依城數掾餘。 絕世卻希人事淡,藏身猶愧姓名疏。 弟兄浪跡真萍似,孔李通家更水如。 獨羨遺吳稱間代,未須黃石授編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
  • 楚江:指長江,因古代楚國地域廣闊,長江流經楚地,故稱。
  • :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
  • 絕世:超羣出衆,獨一無二。
  • :希望,期望。
  • 藏身:隱居,隱退。
  • :感到羞愧。
  • :稀少,不常見。
  • 浪跡:四處漂泊,沒有固定的居所。
  • 孔李:指孔子和李耳(老子),這裏比喻關係密切。
  • 通家:世交,世代有交情的家族。
  • 水如:比喻關係如水般深厚。
  • 遺吳:指吳地的遺民,這裏可能指隱居的吳地人。
  • 間代:隔代,指不同時代。
  • 黃石:指黃石公,傳說中的仙人,曾授張良《太公兵法》。
  • 編書:指兵法或策略書籍。

翻譯

選擇居住之地,何必問那楚江的漁夫,我在城邊半畝地上建了幾間小屋。 我超羣出衆,卻希望人事淡泊,隱居生活使我感到姓名稀少而羞愧。 我的兄弟們四處漂泊,像浮萍一樣,我們家族與孔李兩家關係深厚,如同水一般。 我獨自羨慕那些吳地的隱士,他們在不同的時代中保持閒適,不需要黃石公傳授兵法書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泊態度。詩中,「卜居寧問楚江漁」展現了詩人對於選擇居住地的超然態度,而「半畝依城數掾餘」則描繪了詩人簡樸的生活環境。詩人在「絕世卻希人事淡,藏身猶愧姓名疏」中,既表達了自己超羣脫俗的品格,又透露出對隱居生活中姓名不爲人知的羞愧。最後兩句「獨羨遺吳稱間代,未須黃石授編書」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羨慕,以及對於不需要世俗智慧的自我期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內心的寧靜。

陳善賡

陳善賡,字子載。順德人。明熹宗天啓四年(一六二四)舉人。事見清康熙《順德縣誌》卷六。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