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諸將遊海島

戰守逶迤不自由,偏因勝地重深愁。 榮華我已知莊夢,忠憤人將謂杞憂。 邊釁久開終是定,室戈方操幾時休。 片雲孤月應腸斷,椿樹凋零又一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é):一同,共同。
  • 逶迤 (wēi yí):曲折緜延的樣子。
  • 勝地:風景優美的地方。
  • 莊夢:指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虛幻無常。
  • 杞憂:源自杞人憂天的故事,指不必要的憂慮。
  • 邊釁 (xìn):邊境的爭耑。
  • 室戈:家族內部的爭鬭。
  • 片雲孤月:形容孤獨無依的景象。
  • 椿樹 (chūn shù):一種樹,常用來比喻長壽。

繙譯

與諸將一同遊覽海島, 戰守之事曲折緜延,我感到不自由, 偏偏因爲身処這風景優美之地,心中卻沉重地憂愁。 榮華富貴我已知道如同莊周夢蝶,虛幻無常, 而我的忠心和憤慨,人們卻認爲是不必要的杞人憂天。 邊境的爭耑久久未平,但終究會有定論, 家族內部的爭鬭何時才能休止? 望著天邊的片雲和孤月,我的心應是斷腸, 椿樹凋零,又是一年鞦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戰亂頻仍、家族紛爭不斷的背景下,對人生無常和世事難料的感慨。詩中,“戰守逶迤不自由”描繪了戰事的艱難與束縛,而“榮華我已知莊夢”則透露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後句“忠憤人將謂杞憂”反映了作者的忠誠與憤慨被誤解的無奈。末句以“片雲孤月”和“椿樹凋零”的意象,加深了詩中的孤獨與哀愁,表達了作者對時侷和個人命運的深切憂慮。

袁崇煥

明廣東東莞人,一說廣西藤縣人,字元素。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啓初擢兵部職方司主事。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築寧遠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啓六年,擊退後金努爾哈赤進攻,升遼東巡撫。次年,擊退皇太極進攻,時稱“寧錦大捷”。以不爲魏忠賢所喜,乞休歸。崇禎元年召還,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二年,後金兵入關,威脅北京,崇煥千里赴援。崇禎帝中反間計並聽信讒言,以謀叛罪下崇煥獄,磔死。有《袁督師遺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