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尹瀾柱銓部園林十首

白日開名飲,青鐙尚此堂。 節歌檀板細,凝手玉簫長。 立史傳觴政,飛花佐酒香。 山公性多可,都任嗣宗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èng):古代盛放燈火的器具。
  • 檀板 (tán bǎn):檀木制成的拍板,用於打節拍。
  • 凝手 (níng shǒu):形容手持物品的樣子。
  • 玉簫 (yù xiāo):玉制的簫,一種樂器。
  • 觴政 (shāng zhèng):古代宴會中的一種禮儀,指主持宴會的官員。
  • 山公:指山濤,西晉時期的名士,以放達不羈著稱。
  • 嗣宗:指阮籍,西晉時期的文學家,與山濤同爲“竹林七賢”之一,以狂放不羈著稱。

繙譯

在白日裡擧行盛大的宴飲,夜晚則在這青燈照耀的堂中。 歌聲伴隨著細密的檀板節奏,手中持著長長的玉簫。 記錄歷史的官員主持著宴會的禮儀,飛舞的花瓣增添了酒香。 山濤的性情多變,可以任由阮籍的狂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陳恭尹在尹瀾柱銓部園林中的宴飲場景,通過“白日開名飲,青鐙尚此堂”展現了宴會的盛況和時間的流轉。詩中“節歌檀板細,凝手玉簫長”細膩地描繪了宴會上的音樂和樂器,增添了詩意。後兩句“立史傳觴政,飛花佐酒香”則巧妙地將宴會的禮儀和自然景象結郃,營造出一種文化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氛圍。結尾提及山濤和阮籍,暗示了文人對於自由放達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