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俞介石別駕

使君生有梅花約,庾嶺羅浮屢剖符。 水部詩中頻共賞,美人林下未應無。 一枝春色聊堪寄,兩地香風總不殊。 欲掛片帆冬日下,三楓亭畔對冰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裏指俞介石。
  • 別駕:古代官名,州郡長官的輔佐。
  • 庾嶺:即大庾嶺,位於今江西省大餘縣南,是古代著名的梅花觀賞地。
  • 羅浮:即羅浮山,位於廣東省,也是著名的梅花觀賞地。
  •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時,將符節剖分爲二,雙方各執其半,作爲信守的約證。這裏指俞介石曾在庾嶺和羅浮兩地任職。
  • 水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水利、水道等事務。這裏可能指俞介石的官職與水利有關。
  • 美人林下:指梅花樹下,也暗喻梅花如美人。
  • 一枝春色:指梅花。
  • 兩地香風:指庾嶺和羅浮的梅花香。
  • 三楓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冰壺:比喻清澈明淨的境界,這裏指梅花盛開的景象。

翻譯

使君您生來就與梅花有着不解之緣,曾在庾嶺和羅浮兩地任職,屢次剖符爲信。在水部任職期間,我們頻繁共同欣賞梅花,梅花樹下怎能沒有如美人般的風姿。我寄去一枝春色,聊以表達思念之情,兩地的梅花香風總是那麼相似。我欲在冬日掛起一片帆,前往三楓亭畔,對着那清澈明淨的梅花盛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梅花這一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俞介石的深厚情誼和對其任職經歷的讚美。詩中「使君生有梅花約」一句,既展現了俞介石與梅花的特殊緣分,也暗含了對其高潔品格的讚賞。後文通過對梅花的細膩描繪,進一步以梅花喻人,表達了對友人風采的懷念與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