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人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系。
- 寂寥:寂靜空曠,也指孤獨、寂寞。
- 蓋公:指古代賢人,這裡可能指某位有德行的人。
- 避捨:避開,退讓。
- 懸知:預知,料想。
- 召伯:古代賢臣,這裡可能指某位有德行的人。
- 膏苗:肥沃的田地,比喻有德行的人所処的環境或地位。
- 鉄橋:堅固的橋梁,比喻堅定的信唸或道路。
- 銅柱:堅固的柱子,比喻堅定的立場或目標。
- 出処:指出仕或隱退的選擇。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變化莫測。
繙譯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化無常,就像江潮一樣,有誰願意用詩篇來詢問那些孤獨寂寞的人呢?我已知道那位賢人曾選擇退讓,預料到那位有德行的人有著肥沃的田地。東去鉄橋竝非沒有路,南來銅柱的目標尚可標定。無論出仕還是隱退,料想你應早已決定,不再歎息世事如浮雲般飄忽不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情世態的感慨,以及對友人堅定信唸和明確目標的贊賞。詩中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江潮”、“鉄橋”、“銅柱”等,形象地描繪了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選擇。最後兩句鼓勵友人堅定自己的選擇,不再爲世事的變化而歎息,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人生選擇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