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函觀之粵西

前年別日洞庭波,此日西風塞上多。 白首相期應不負,清秋爲客更如何。 燕山正待書銘筆,魯國宜揮返日戈。 莫道雙魚難得到,番禺城下即牂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波浪,這裏代指離別之地。
  • 塞上:邊塞之上,指邊疆地區。
  • 白首:白髮,指年老。
  • 清秋:清爽的秋天,這裏指秋天。
  • 燕山:山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這裏代指北方邊疆。
  • 書銘筆:書寫銘文的筆,銘文通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以紀念或警示。
  • 魯國:古國名,這裏可能指代魯地,即今山東省一帶。
  • 返日戈:傳說中能倒轉日月的戈,比喻有扭轉乾坤之力。
  • 雙魚:指書信,古代書信常以魚形封緘。
  • 番禺:地名,今屬廣東省廣州市。
  • 牂牁:古地名,位於今貴州省境內,這裏指代偏遠之地。

翻譯

前年分別時洞庭湖波濤洶涌,如今西風在邊塞上吹拂。 我們相約白頭偕老,不應辜負此諾,清秋時節作爲客人又有何妨。 燕山之地正等待着書寫銘文的筆,魯國之地應揮動能倒轉日月的戈。 不要說書信難以到達,番禺城下便是偏遠的牂牁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前年與今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詩中「白首相期應不負」一句,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堅定信念。後兩句以燕山和魯國爲背景,寓意着詩人對友人未來功成名就的期待。結尾處,詩人以番禺和牂牁爲喻,巧妙地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未來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信心。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