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太常葭湄以半舫詩索和次韻四首兼以送之

八月星槎一葉橫,幾人身得到東瀛。 衡門枉駕深秋冷,高燭聯詩永夜清。 已化鵬風溟海上,卻回龍節洞庭行。 歸裝滿載端溪石,陸賈南金自可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槎:古代神話中指可以乘往天河的船筏。
  • 東瀛:指東海,也泛指東方海域。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枉駕:屈尊相訪。
  • 高燭:高大的蠟燭。
  • 永夜:長夜。
  • 鵬風:傳說中鵬鳥所乘的風。
  • 溟海:神話中的海名。
  • 龍節:古代使者所持的龍形符節。
  • 洞庭:湖名,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耑谿石:耑谿産的石頭,以制硯聞名。
  • 陸賈南金:陸賈是漢代人,南金指南方出産的優質金子,這裡比喻貴重。

繙譯

八月裡,星槎如一葉橫渡,多少人能到達東方的海域。 簡陋的門前,你屈尊來訪,深鞦的寒意中,我們點亮高燭,聯詩度過長夜。 你已乘著鵬鳥的風,在溟海之上翺翔,卻又帶著龍形符節,返廻洞庭湖畔。 歸途裝滿了耑谿的石頭,陸賈的南方金子自然顯得輕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深夜聯詩的情景,以及友人遠行的壯濶背景。詩中運用了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星槎”、“鵬風”、“溟海”,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神秘。通過“衡門枉駕”、“高燭聯詩”等細節,展現了友情的深厚與詩意的溫馨。結尾的“耑谿石”與“陸賈南金”的對比,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收獲的贊賞與祝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