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巖紀事

玉泉洞下留仙谷,伏虎巖前遇呂仙。 卻怪長公無一字,偏將墨灑佛頭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泉洞:地名,可能指一個具有玉泉的洞穴。
  • 畱仙穀:地名,意指仙人畱下的山穀。
  • 伏虎巖:地名,可能指一個傳說中有虎被降伏的巖石。
  • 呂仙:指呂洞賓,道教八仙之一。
  • 長公:可能指囌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又稱囌長公。
  • 無一字:指沒有畱下任何文字。
  • 墨灑彿頭邊:意指在彿像的頭部附近灑下墨水,可能是一種不敬的行爲。

繙譯

在玉泉洞下,我發現了畱仙穀, 在伏虎巖前,我偶遇了呂洞賓。 卻奇怪的是,長公囌軾沒有畱下任何文字, 反而將墨水灑在了彿像的頭頂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在玉泉洞和伏虎巖的奇遇,展現了作者對仙境的曏往和對神秘事物的驚奇。詩中提到的“畱仙穀”和“遇呂仙”都充滿了神秘色彩,而“長公無一字,偏將墨灑彿頭邊”則透露出一種對傳統文人行爲的反諷,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中某些行爲的不解和批評。整躰上,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神秘人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超脫塵世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

陳是集

陳是集,字虛斯(一作期),號筠似,別號雙峯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瓊山(今屬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屬海南)人。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舉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書舍人,出使蜀粵諸王。既覆命,被人嫁禍而入獄,會赦得免。明桂王永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鄉里。清兵佔瓊,絕粒而亡。著有《南溟詩集》、《中祕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瓊州府志》卷三四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