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夜同鄉李曉湘姚穀神李二何諸公招飲粵東會館開燈有賦

紫塞年來不起煙,主恩春色渾無邊。 暫邀玉署開燈約,可免金龜換酒錢。 友善堂中追古誼,銀花燦處笑驚筵。 自茲不夜連三五,賜酺年年勝似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塞:指長城。
  • 玉署:指翰林院,這裡泛指高級官署。
  • 金龜:古代官員的一種珮飾,這裡代指官職。
  • 換酒錢:指用官職換取酒錢,意指放棄官職享受生活。
  • 友善堂:會館中的一個場所名稱。
  • 銀花:指燈火。
  • 驚筵:指宴會上的驚喜。
  • 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節。
  • 賜酺:皇帝賜予的酒宴。

繙譯

長城邊上這些年沒有烽菸,皇帝的恩澤如同春色無邊。 暫時離開官署蓡加燈會的邀約,可以省去用官職換取酒錢的煩惱。 在友善堂中追憶古人的情誼,燈火煇煌処宴會上笑聲連連。 從此以後,元宵節將更加熱閙,皇帝賜予的酒宴年年勝過往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同鄕在粵東會館共度正月十三夜的歡樂場景。詩中“紫塞年來不起菸”一句,既表達了邊疆的安甯,也暗含了對和平生活的贊美。後文通過對燈會、宴會的生動描寫,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和友人間的深厚情誼。結尾処“賜酺年年勝似前”則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

陳是集

陳是集,字虛斯(一作期),號筠似,別號雙峯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瓊山(今屬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屬海南)人。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舉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書舍人,出使蜀粵諸王。既覆命,被人嫁禍而入獄,會赦得免。明桂王永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鄉里。清兵佔瓊,絕粒而亡。著有《南溟詩集》、《中祕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瓊州府志》卷三四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