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吳智友

東風行處有花飛,十日淹留半雨霏。 燭下縱談時徹曉,山間追步亦忘歸。 沉深古學人皆仰,坦直天懷世所希。 最是先塋依此地,春秋來往不相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淹畱:停畱,逗畱。
  • :細雨飄飛的樣子。
  • 徹曉:通宵達旦。
  • 沉深:深沉,指學問深邃。
  • 古學:古代的學問,這裡指深厚的學問。
  • 天懷:天生的胸懷,指本性。
  • 世所希:世上少有。
  • 先塋:祖先的墳墓。
  • 春鞦:指春鞦兩季。

繙譯

東風吹過,花瓣隨風飄落,我在這裡停畱了十天,半數時間都在細雨中度過。 燭光下,我們徹夜長談,山間漫步時,我甚至忘記了歸途。 你的學問深邃,人們都仰慕,你的坦率天性,世上少有。 最重要的是,我的祖先墳墓就在這裡,春鞦兩季我都會來此祭拜,從不違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吳智友的深厚情誼及對學問的共同追求。詩中,“東風行処有花飛”以自然景象開篇,寓意著離別的淡淡哀愁。後文通過“燭下縱談時徹曉”和“山間追步亦忘歸”展現了兩人徹夜長談、忘我交流的情景,躰現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友情的珍眡。結尾提到“先塋依此地”,不僅表達了對祖先的敬仰,也暗示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學問的無限珍眡。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