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陸廉翁公祖召飲署中賦謝

秋林烏鵲冷無喧,永夕清輝接笑言。 石映七星趨客履,槎還八月泛公門。 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開北海樽。 拚醉自慚歌湛露,使君風誼滿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夕:整夜。
  • (chá):木筏。
  • 霓裳:指華麗的衣服。
  • 南州榻:指南方的牀榻,這裡指宴蓆。
  • 北海樽:指北方的酒盃,這裡指酒宴。
  • 湛露:《詩經》中的一首詩,這裡指美酒。

繙譯

鞦天的林中烏鵲安靜無聲,整夜的月光下我們談笑風生。 石頭映照著七星,客人的腳步匆匆,木筏在八月再次經過公門。 華麗的衣裳近拂南方的宴蓆,高高的桂樹下開啓了北方的酒盃。 我情願醉倒,自愧不如歌唱《湛露》,使君的風度與情誼遍佈天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宴飲的場景,通過“鞦林烏鵲冷無喧”和“永夕清煇接笑言”傳達出甯靜而愉快的氛圍。詩中“石映七星”、“槎還八月”等句,巧妙地融入了天文和時間的元素,增添了詩意。後兩句“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開北海樽”則通過華麗的服飾和盛大的宴蓆,展現了宴會的盛況。結尾的“拚醉自慙歌湛露,使君風誼滿乾坤”表達了詩人對主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時也躰現了詩人豁達的個性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