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送族子幾倩兼寄羅康世何日美

沮漳秋月印波光,別去猶懸玳瑁梁。 千里心期虛綰結,十年眉黛憶清揚。 頻偵玉岫烽煙遍,歸訪珠林道路長。 若問城頭冰雪影,侏儒方朔總空囊。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秋末,晚秋。
  • 沮漳:沮水和漳水,指兩條河流的交匯處。
  • 玳瑁梁:用玳瑁裝飾的屋樑,這裏指華麗的住所。
  • 綰結:繫結,比喻心意相連。
  • 眉黛: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這裏代指女子的容貌。
  • 清揚:形容女子眉目清秀。
  • :探查。
  • 玉岫:美麗的山峯。
  • 烽煙:戰爭的煙火。
  • 珠林:指美麗的樹林。
  •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
  • 方朔:指東方朔,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滑稽人物。
  • 空囊:空無一物的袋子,比喻貧窮。

翻譯

晚秋的月光映照在沮水和漳水的波光上,我離開時,那華麗的屋樑依舊懸掛着。千里之外的心意雖難相連,但十年來,我仍憶起她那清秀的眉目。我探查着美麗的山峯,烽煙四起,歸途中尋訪那美麗的樹林,道路漫長。若問城頭的冰雪景象,那裏的侏儒和東方朔都只是空無一物的袋子,象徵着貧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的景色與離別的情感。詩中,「沮漳秋月印波光」一句,既展現了秋夜的寧靜美,又隱含了離別的哀愁。後文通過對遠方心意和記憶中女子容貌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離別的情感。結尾以城頭冰雪和空囊的比喻,暗示了詩人的孤獨與貧窮,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與不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