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高常侍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都亭風拂柳絲長,握手憐君謫兩鄉。 三峽建瓴奔灩澦,九疑如黛望瀟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絕巘猿啼溼楚裳。 聖主恩深霄漢上,忍令雙鵠久摧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模倣。
  • 高常侍:指唐代詩人高適,曾任常侍。
  • 李少府王少府:少府是古代官職,這裡指兩位姓李和王的地方官員。
  • 峽中長沙:地名,分別指三峽地區和長沙。
  • 都亭:都城的驛亭。
  • :貶謫,指官員被降職或流放到邊遠地區。
  • 建瓴:形容水流急速,如瓴中之水傾瀉而下。
  • 灧澦: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 九疑: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境內。
  • 瀟湘:瀟水和湘水,湖南的兩條河流,常用來代指湖南地區。
  • 巴字:指巴蜀地區的文字,這裡指江水波紋如字。
  • 絕巘:極高的山峰。
  • 楚裳:楚地的衣裳,這裡指楚地的景物。
  • 霄漢:天空。
  • 雙鵠:雙鶴,比喻兩位被貶的官員。
  • 摧藏:壓抑,挫傷。

繙譯

在都城的驛亭,微風輕拂著柳絲,我握著你的手,深感你被貶謫到兩地的悲哀。三峽之水如建瓴般奔騰,灧澦堆險灘令人心驚;九疑山如黛色般深沉,遙望瀟湘水域,情思緜緜。清江上的雁影落下,江水波紋如同巴蜀的文字;高聳的山峰上,猿猴的啼聲似乎打溼了楚地的衣裳。聖明的君主恩情深厚,如同高懸的天空,怎能忍心讓你們這對雙鶴長久地受到壓抑和挫傷。

賞析

這首作品是陳子陞模倣唐代詩人高適的風格,爲兩位被貶的朋友送行。詩中通過描繪都亭風柳、三峽灧澦、九疑瀟湘等景象,表達了對友人遠謫的深切同情和不捨。詩末以“聖主恩深霄漢上”寄寓了對君主的期望,同時“忍令雙鵠久摧藏”則抒發了對友人遭遇的憤懣與不平。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時侷的感慨。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