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嶽季方還京

· 郭登
登高樓,望明月,明月秋來幾圓缺? 多情只照綺羅筵,莫照天涯遠行客。 天涯行客離家久,見月思鄉搔白首。 年年嘗是送行人,折盡邊城路傍柳。 東望秦川一雁飛,可憐同住不同歸。 身留塞北空彈鋏,夢繞江南未拂衣。 君歸復喜登臺閣,風裁棱棱尚如昨。 但令四海歌昇平,我在甘州貧亦樂。 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胡云愁。 玉關人老貂裘敝,苦憶平生馬少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綺羅筵(qǐ luó yán):指華麗的宴席。
  • 搔白首:形容因憂愁而抓頭髮,使頭髮變白。
  • 折盡邊城路傍柳:古時送別時常折柳枝相贈,表示惜別之情。
  • 秦川:指陝西一帶的平原。
  • 彈鋏(tán jiá):彈劍,比喻懷才不遇。
  • 棱棱(léng léng):形容人的風度或性格剛直。
  • 玉關:即玉門關,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 貂裘敝:貂皮衣破舊,比喻境遇不佳。
  • 馬少遊: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鄉。

翻譯

登上高樓,遠望明月,秋天的月亮已經幾度圓缺? 明月啊,你只照耀那華麗的宴席,不要照向天涯遠行的旅人。 遠行的旅人離家已久,看到月亮便思念家鄉,憂愁得頭髮都白了。 每年都是在邊城送別行人,折盡了路旁的柳枝。 向東望去,秦川有一隻孤雁飛過,可憐我們同住卻不同歸。 我身在塞北,空自彈劍,夢想卻縈繞在江南,未能如願。 你歸去後喜登臺閣,風度依舊剛直如昨。 只要四海之內歌頌太平,我在這甘州即使貧窮也感到快樂。 甘州城西是黑水流淌,甘州城北胡人的雲愁。 玉門關的人老了,貂皮衣也破舊了,苦苦回憶平生,思念着馬少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家鄉的眷戀。詩中通過明月、柳枝等意象,抒發了離別的哀愁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同時,通過對友人歸去後的喜悅與自己身處異鄉的無奈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複雜情感。詩的最後,作者以甘州的貧苦與四海的太平相對照,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安於現狀的豁達情懷。

郭登

明鳳陽府人,字元登。郭英孫。幼英敏,及長博聞強記,好談兵。景泰初以都督僉事守大同。自土木堡兵敗後,邊將畏縮,不敢接敵。登偵知敵蹤後,以少勝多,軍氣爲之一振。捷聞,封定襄伯。登治軍紀律嚴明,料敵制勝,動合機宜,一時稱善。諡忠武。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