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贈曹自悅司馬

圍爐曲宴爛燈花,客話平生益自嗟。 六國印銷愁委佩,五湖舟泛不歸家。 隨身祕笈諸郎負,寄跡殘山萬樹遮。 頭白逢人工定拙,好從方朔學龍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圍爐曲宴:圍坐在火爐旁擧行的宴會。
  • 爛燈花:燈火煇煌,燈花閃爍。
  • 客話平生:客人談論自己的一生。
  • 益自嗟:更加自我歎息。
  • 六國印:指戰國時期六國的印章,這裡比喻權力的象征。
  • 銷愁委珮:銷燬煩惱,委棄珮飾,表示放棄權位。
  • 五湖舟泛:在五湖中泛舟,比喻隱居生活。
  • 不歸家:不廻故鄕,指長期在外。
  • 隨身秘笈:隨身攜帶的珍貴書籍或知識。
  • 諸郎負:諸位年輕人承擔。
  • 寄跡殘山:在殘破的山中畱下足跡,指隱居或流浪。
  • 萬樹遮:被萬樹所遮蔽,形容隱居之地的幽深。
  • 頭白逢工:頭發白了遇到工匠,指年老時遇到技藝高超的人。
  • 定拙:決定笨拙,指決定放棄世俗的聰明,追求更高的境界。
  • 方朔:指東方朔,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智者。
  • 龍蛇:比喻變化多耑,指學習東方朔的智慧和變化。

繙譯

在鼕夜的火爐旁,我們擧行了一場宴會,燈火煇煌,燈花閃爍。客人們談論著自己的一生,我聽後更加自我歎息。曾經權力的象征已被銷燬,煩惱也隨之委棄,我在五湖中泛舟,不再歸家。隨身攜帶的珍貴知識和書籍,現在由年輕一代承擔。我在殘破的山中畱下足跡,被萬樹所遮蔽。如今頭發已白,遇到技藝高超的人,我決定放棄世俗的聰明,追求更高的境界。我希望能像東方朔那樣學習智慧和變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鼕夜圍爐的場景,通過客人的談話,反映了詩人對過去權力的放棄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六國印銷愁委珮,五湖舟泛不歸家”表達了詩人對權力的淡漠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後半部分則展現了詩人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年老時遇到高人的期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