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定興侯相公

袞鉞遠離行在所,威聲雷動九天加。 帳中辯士樑犀首,戟下將軍漢虎牙。 雁值飛書曾落羽,霜迎舞劍不成花。 夜分指顧高臺上,已自心過北斗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袞鉞(gǔn yuè):古代帝王賜予功臣的禮服和兵器,象徵權力和榮耀。
  • 行在所:皇帝臨時駐紮的地方。
  • 梁犀首:指戰國時期梁國的犀首,即犀牛形狀的頭盔,這裏比喻辯士的智勇。
  • 漢虎牙:漢代將軍的稱號,比喻勇猛的將軍。
  • 雁值:指傳遞書信的雁,這裏指書信。
  • 落羽:雁的羽毛落下,比喻書信的傳遞。
  • 夜分:深夜。
  • 指顧:指向,注視。
  • 北斗斜:北斗星斜掛,表示夜深。

翻譯

您身着袞鉞,遠離皇帝的臨時駐地,威名如雷貫九天。 帳中有辯士如梁國的犀首,戟下有將軍如漢代的虎牙。 雁兒傳遞的書信曾落下羽毛,霜中舞劍卻未能成花。 深夜時分,我們指向高臺,心中已過北斗星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形象,通過「袞鉞」、「威聲雷動」等詞語展現了其威嚴和權力。詩中「帳中辯士梁犀首,戟下將軍漢虎牙」運用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將軍身邊的智勇之士和勇猛將士。後兩句通過「雁值飛書」和「霜迎舞劍」的意象,傳達了書信傳遞的艱難和劍舞的悽美。結尾的「夜分指顧高臺上,已自心過北斗斜」則表現了深夜的寂靜和將軍內心的深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將軍的敬仰之情。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