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屈翁山悼妻華姜王氏

朱弦彈罷鳳凰飛,金縷空銷蛺蝶衣。 芳佩一臨湘水岸,仙魂終傍華山畿。 長懸戟府將軍愛,卻逐瑤臺阿母歸。 徒使文通對團扇,畫成秦女是還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弦:古代樂器上的紅色絲絃。
  • 鳳凰飛: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離去。
  • 金縷:金絲,這裏指華麗的衣物。
  • 蛺蝶衣:蛺蝶的翅膀,比喻華美的衣裳。
  • 芳佩:芳香的玉佩,指女子。
  • 湘水岸:湘江的岸邊,常用來象徵離別之地。
  • 仙魂:比喻高潔的靈魂。
  • 華山畿:華山的山腳,這裏指仙境。
  • 戟府:指將軍的府邸。
  • 瑤臺: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阿母:指神話中的王母娘娘。
  • 文通:指文才通達的人。
  • 團扇:圓形的扇子。
  • 秦女:指古代美女,這裏可能指華姜王氏。
  • 還非:是否,疑問詞。

翻譯

紅色的琴絃彈奏完畢,鳳凰展翅飛去,金絲織就的華服空留,蛺蝶般的衣裳已無人穿戴。 她曾佩戴芳香的玉佩來到湘江岸邊,如今她的仙魂永遠依傍在華山的腳下。 她曾是將軍府中的寵兒,最終卻隨着王母娘娘歸於瑤臺。 只留下文才通達的人對着圓扇嘆息,畫中的秦女是否就是她,已難以分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了對屈翁山悼念其妻華姜王氏的深切哀思。詩中運用了鳳凰、金縷、蛺蝶衣等華麗的比喻,描繪了華姜王氏生前的風采與美麗。湘水岸、華山畿等地的提及,則象徵着她的離去與仙逝。最後兩句通過對團扇上秦女畫像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逝去之人的懷念與無法釋懷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愛人的深切悼念。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