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集詹竹殹宅

不知秋骨漸棱棱,月白聞招帶病承。 浸地一庭清上酒,涼天四角白垂燈。 衣單怕倚禁霜樹,坐缺思添住嶽僧。 重把閒心看童子,累花爲塔細分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骨:指秋天的身體,比喻人在秋天的感受。
  • 棱棱:形容寒冷,這裏指秋天的寒意。
  • 月白:月光皎潔。
  • :接受,這裏指應邀。
  • 浸地:指月光灑滿地面。
  • 涼天:秋天的夜晚。
  • 白垂燈:白色的燈籠。
  • 禁霜樹:指經霜不凋的樹,比喻堅強。
  • 坐缺:坐下時感到空虛。
  • 住嶽僧:住在山中的僧人,比喻隱居。
  • 閒心:閒適的心情。
  • 累花爲塔:用花堆成塔形。
  • 細分層:仔細地分層堆疊。

翻譯

不知道秋天的身體漸漸感到寒冷,月光皎潔時聽說被邀請,帶着病體應邀前往。月光灑滿一地,清冷地映照在酒上,秋夜四角掛着白色的燈籠。衣服單薄,害怕倚靠在經霜不凋的樹上,坐下時感到空虛,思念着住在山中的僧人。重新把閒適的心情放在看孩子們玩耍上,他們仔細地用花堆成塔形,分層堆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夜的景象,通過秋天的寒意、月光、燈籠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寧靜的氛圍。詩中「秋骨漸棱棱」形象地表達了秋天的寒意,而「月白聞招帶病承」則透露出詩人雖病卻仍應邀的情感。後文通過對禁霜樹、住嶽僧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堅強和隱居生活的嚮往。最後,詩人將目光轉向孩子們的玩耍,用「累花爲塔細分層」來結束全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閒適心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中秋夜的複雜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