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雜興八首

已矣復何道,悠悠斯世間。 日唯催貌老,天不與人閒。 水定風頻起,鬆高春未還。 薄田仍惡歲,欹枕對秋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已矣:罷了,表示無奈或絕望。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空間遙遠。
  • 貌老:外貌顯得老態。
  • 欹枕:斜靠著枕頭。

繙譯

罷了,還能說什麽呢,這漫長而遙遠的人世間。 日子衹是催人老去,天命卻不讓人閑暇。 水麪平靜卻風頻頻吹起,松樹高聳春天還未歸來。 貧瘠的田地依然遭遇荒年,斜靠在枕頭上對著鞦天的山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已矣複何道”一句,透露出詩人對世事的無奈和絕望;“日唯催貌老,天不與人閑”則進一步以日子的流逝和天命的不可違,來強調人生的無常和辛勞。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水定風頻起”和“松高春未還”,以及對生活境遇的描述,如“薄田仍惡嵗”,加深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